聖枝主日 救主的私密
一般說來,外交官的風度是微笑而風趣的;這種態度比他的決心和聰明,有時更為重要。兒童教育家也認為,動作比言語,對兒童來說更有影響力。先知們有時也用「有象徵意義」的動作,來代替言語。
在聖枝主日,耶穌也採用了這個傳統。祂用一種富有 「象徵性」的行動,來說明祂「救主」使命的特質。
四旬期第五主日怎樣逾越
逾越節快到了。從本主日的禮儀,我們已嗅到了「逾越奧蹟」的氣息。所謂「逾越」,就是從一端到達另一端;如果只有一端,就不能構成逾越的行動。今天三篇讀經的中心思想,就是說明基督的救世工程,包括著痛苦和光榮,死亡與生命。基督必須經由苦難而到達光榮,越過死 亡而進入生命。
在現世,痛苦與光榮不可分,其間有著極密切的關係。教會把基督的苦難與復活,看成一個「逾越奧蹟」,也希望我們履行同樣的得救工程:「與基督同死同生」(羅:5)
四旬期第四主日對天主開放
四旬期是「懺悔」的時期:望教者在此時期將領受洗禮,死於罪惡,歸依基督;罪人也因著告解,離開邪惡,回歸天主。
懺悔的真諦,不只是消極的離開罪惡,主要的是積極的歸向天主,重新愛祂。
為此,本主日的聖經,特別強調天主的慈愛,為激勵我們實行「真正的懺悔」 ,就是對天主開放自己的心靈, 並仰答祂的愛。
四旬期第三主日得救之門
在「俗化主義」瀰漫的現代世界,人們生活在一種「天主好像不存在」的氣氛裏,大家都以「 自我發展」,「 建設世界」互相標榜。教會不怕被人扣上「愚呆」的帽子, 在這「四旬期」仍不斷的呼籲:「歸向天主」才是人生的目標,「建設世界」只是一種方法而已。而走向天主的最好途徑,是簡單的天主十誡,誠樸的信德,不受人歡迎的 十字架。
這就是本主日三篇聖經的中心思想。
四旬期第二主日天父為何試探人?
四旬期正是人生整個航程的象徵。
「人生就是戰鬥」(約伯:七• I )•就是試探。為此,本主日的聖經,繼續發揮「試探」的意義。
「試探」本身是好的,也是需要的。「天主試探祂所愛的人」(多:十二• 13 ):亞巴郎,約伯,多俾亞,基督,都受過試探。為此聖雅各伯說: 「幾時受試探,要認為是大喜樂(雅: 一. 2) 。
天主的愛子注定了要受試探, 「因為他經得起考驗,必能得生命之冠。」(雅:一, 12 )